5月21日,在2022年广州科技周开幕式暨广州创新科普嘉年华启动仪式上,为致敬热心科普事业的科普工作者,突出广州市科普“全民共建、全民参与”的良好发展格局,协会名誉会长王迎军、卢宇彤同时获得2022年广州科普爱心大使称号!在开幕式上,由共青团代表为科技工作者佩戴“科普爱心大使”徽章,彰显广州对科技领军人物的尊崇,引导全民“追星”科技大咖,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远大志向。加上会长曹静在2021年获得广州科普爱心大使称号,近两年来协会已经有三位领导获得广州科普爱心大使,为会长曹静、名誉会长王迎军、卢宇彤点赞!



三、祝贺名誉会长王迎军获得2022年广东省最美科技工作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女科协名誉会长王迎军潜心生物材料研发、成果转化与教书育人40余年,在骨、齿和血液净化材料,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材料等前沿研究领域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她提出的生物适配理论,扩展了新型生物材料研究理论体系。在该理论指导下,研发成功的大缺损骨再生修复产品转化应用于国内外临床400多家医院,解决了承重骨大缺损再生修复国际难题。她发明的个性化精准修复成套技术应用于临床,使很多复杂难治病症得到治疗,提高病患生活质量,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和国际影响。
王迎军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即使在担任校长期间,她坚持给每一届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培养博士68名,硕士51名,博士后15名,被学生们评选为“我最喜爱的导师”。
她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以及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各类奖励20余项,鉴于她的杰出贡献,先后被授予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院“Fellow”终身荣誉称号(2007年)、“中国陶瓷科学与发展终身成就奖”(2018年)等。
王迎军院士是长期奋战在科研与科普一线的科技大咖,是最美科技工作者,是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学习的好榜样!

四、祝贺5个女科协会员单位获得广州地区最受欢迎科普游资源单位。
广州市科协于2013年启动广州科普游活动,至今已迈入第十个年头,各项目承担单位充分结合自身优势,深入挖掘科普内涵,积极开放科普游资源,经过广泛发动、资格审核、网络投票、专家遴选等程序,从200家科普游资源单位中遴选出20家广州地区最受欢迎科普游资源单位,其中,女科协会员单位有5个: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等,您们十年磨一剑,为推动广州科普游事业发展和公民科学素养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实至名归。

女科技人感受成绩的同时,更感动身上多了一份责任,希望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向上述受表彰的优秀女科技工作者学习,学习她们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在科技创新中继续发挥巾帼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