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下午,“第四届院士专家广东校园行暨广东省科普阅读进校园系列活动”于四会市东城街道周开泉小学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特邀中国卫星气象领域科学传播专家、正高级工程师曹静教授,为师生带来题为《卫星也有生老病死——从风云卫星看星生意义》的精彩科普讲座,通过生动讲解与互动交流,带领学生揭开卫星的“生命密码”。
曹静教授从卫星的“诞生”“成长”“使命”到“终结”,以拟人化视角展开讲解。结合风云系列卫星的发展史,阐述不同卫星的专属功能与设计特点,强调“卫星家族”的多样性,如气象观测、环境监测等分工差异;介绍了卫星故障的“诊断”与“抢救”过程,通过真实案例(如轨道调整)展现航天人的智慧与担当。
3月28日下午,第四届院士专家广东校园行暨广东省科普阅读进校园活动在高师附一小举行。中国卫星气象领域科学传播专家、正高级工程师、“典赞·科普中国”年度科普人物曹静教授为师生们带来《“追星”唤起科学梦想》的科普讲座。

从万户飞天到神舟巡天,曹老师生动讲解卫星科技与航天发展。她以手机语音指令类比航天器通信,展示AI在航天中的应用,并对比"两弹一星"前辈用算盘计算的艰辛与当代少年智能模拟的便捷,诠释科技进步的力量。曹老师深情寄语:“科技迭代的速度超乎想象,但永不变的是探索未知的勇气。”她鼓励同学们永葆求知热情,接力航天梦想。
讲座的最后,曹老师带领师生共同宣读追星誓言。全场师生庄严宣誓,铿锵有力的誓言在报告厅久久回荡。这一刻,科学的种子在年轻的心灵中生根发芽,航天梦想的火焰被激情点燃。

5.“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气象科普大讲堂校园联播活动顺利举办
3月31日,“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气象科普大讲堂校园联播活动在主会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花都学校顺利举行,同时在花都区都雅小学、花都区新华街云山学校开设分会场,进行直播观看。
此次科普大讲堂特邀了2023 “典赞” 科普中国年度十大科普人物、中国卫星气象领域科学传播专家曹静教授为在校学生带来“AI与未来——以爱为翼,智启新程”的科普讲座。

曹教授以"“AI 时代飞速到来,你 get 到了吗?"这一生动提问开场,带领同学们开启了一场妙趣横生的科技探索之旅。她通过鲜活的案例和直观的影像资料,将高深的卫星科技娓娓道来:从火箭腾空而起的震撼瞬间,到气象卫星如何像"太空之眼"般守护地球家园。同学们仿佛亲临发射现场,感受着科技的力量与速度之美,更深刻认识到这些"空中哨兵"在天气预报、环境监测等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

6.“木棉灼空·星瞰万象”公众开放日活动
2025年3月23日,第65个世界气象日如约而至。围绕“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年度主题,结合广州市委宣传部“英雄花开英雄城”红色文化主题,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在黄埔区天鹿湖站区举办“木棉灼空·星瞰万象”公众开放日活动,吸引100个家庭400余名市民参与。
活动上午9时开始,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天鹿湖站区,讲解员们迎来早早到场的家庭游客。本次活动邀请气象专家曹静现场讲解卫星技术如何提升灾害预警能力,并分享风云卫星在气象监测中的应用故事,让公众深入了解卫星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关键作用。

7.“逐梦星河,绿植未来”实践活动
3月23日国际气象日,北大汇丰EMBA同学会在南粤航空基地举办"逐梦星河,绿植未来"主题活动。同学们亲手栽种沉香树苗,悬挂心愿树牌,寄托对科技与生态融合的期许。
活动特邀中国卫星气象专家曹静教授作《AI与未来:以爱为翼 智启新程》
主题讲座。这位从事气象卫星研究40余年的"追星人",分享了AI时代的前沿科技与航天梦想,她用梦想的光芒和爱的力量,以亲身经历为引,分享着航空领域的前沿理念和科研故事。以"每个人都是星海中独一无二的星星"的温暖寄语,点燃了每个人心中对浩瀚宇宙的无限向往。

8.科学与美—公园里的四季科普课程
4月19日,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越秀区科学技术协会协办,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州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共同承办的“珍爱地球·共绘四季——2025世界地球日暨‘公园里的四季’科普课程启动仪式”在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成功举办。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韩群鑫教授带来科学与美系列科普课——《昆虫与美》。"原来甲虫鞘翅藏着彩虹密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韩群鑫教授通过生动昆虫图片展示,为到场亲子家庭讲解了昆虫的多样性与美学价值。在"昆虫时装秀"图片展示环节,小科学迷们不断发出阵阵惊叹!孩子们通过昆虫从蛹中破壳而出,化身为美丽的成虫的过程,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蜕变与重生以及困境后的希望与光明的生命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