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阳光满园,20组亲子家庭在广州市越秀区新业态职工之家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自然探索之旅。
作为越秀区“护苗成长”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街道,珠光街目前共有104名困境儿童,其中6岁至18岁学龄期儿童占比超80%,困难家庭儿童约占65%,自身残疾儿童约占35%。这些孩子在价值观塑造、家庭互动、资源获取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迫切需求。
为此,“公园里的四季·小手种希望”园艺疗愈课程联动三级科协组织、公园、社会组织及社区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精准对接困境儿童成长需求。通过定制化的园艺疗愈课程,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了探索自然科学的窗口,更在亲子互动中强化家庭支持力,助力困境儿童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与自我价值感,让“护苗成长”的关爱网络更加紧密。

“原来我们爱吃的番茄,是从南美丛林‘旅行’到餐桌的呀!”在活动现场,孩子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在科普课程环节中,华南农业大学副研究员郝彦伟博士通过生动形象的PPT,为孩子们展开了一幅关于番茄的科学画卷。
从植物学与园艺学的双重分类角度,孩子们认识了樱桃番茄、牛排番茄等不同品种的独特之处;跟随番茄穿越千年的传奇故事,了解到这种曾被视为“有毒植物”的果实如何一步步成为餐桌上的常客;通过细致讲解番茄的根、茎、叶、花、果构造,孩子们直观理解了植物生长的奥秘,科学的种子在心中悄然萌芽。
在实践环节中,孩子们化身“小园丁”,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体验番茄种植的乐趣。活动特别设计了“直播”与“移栽”两种方式:移栽幼苗时,孩子们轻轻梳理番茄的根系,在呵护中理解植物根系的再生特性;播种种子时,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希望的种子埋入土壤,期待生命萌芽的惊喜。
“看,这是我种的番茄!”一位孩子举着自己的花盆,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在亲手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体验了生命成长的奇妙,更在自然疗愈中获得了成就感与情绪安抚。家长们也表示,这样的亲子互动让家庭氛围更加融洽,“平时很少有机会和孩子一起做这样的事,看着他专注的样子,特别欣慰。”
“公园里的四季”科普活动融入“百千万工程”战略布局,以越秀老城区为载体,构建科普为桥,自然为媒“科普+生态+教育”的科普教育体系,让生态价值转化为新质生产价值,进一步激发“老城市新活力”。通过生态环境教育促进城区融合,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以科普助力“百千万工程”。未来,主办方将持续联动多方资源,推出更多贴合儿童需求的科普活动,让科学的光芒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让希望的种子在更多心灵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