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获奖信息 文体活动 媒体报道 领导活动 协会活动成果
会员代表大会活动 比赛活动 科普活动 学术活动
好书荐读 美丽课堂 健康指南 美好家庭
协会简介 协会历史 历届领导 协会章程
会员单位及个人 会员心声
成员 活动 通知建党百年
关 键 词
指定栏目
新闻
获奖信息
文体活动
媒体报道
领导活动
协会活动成果
新闻
首页 > 新闻 > 协会活动成果
公园里的四季系列活动圆满举办
编辑:  发布于:2025-07-31 09:44:46

         2025年,广州基层科普行动项目——科普助力“百千万工程”之“公园里的四季”城市公园生态环境教育与环境感知科普活动,于6月28日至7月9日分别在广州兰圃芳华园和广州市越秀区新业态职工之家启幕。这场集自然疗愈与科学探秘于一体的科普盛宴,通过“生态科普导赏”主题活动和“小手种希望”园艺课堂,为亲子家庭精心打造了沉浸式的自然科学体验。

走进兰圃芳华园探索隐藏在岭南园林的科学与美

         广州兰圃芳华园内翰墨与绿意交织,“公园里的四季”生态科普导赏活动圆满举办。60余位青少年与园林爱好者在风景园林高级工程师的带领下,深度探秘这座岭南园林。在540平方米的方寸天地间,不仅解码岭南造园美学,还通过自然科学视角,揭开园林生态系统的运作奥秘。

         “入口门栏采用人工塑竹工艺,既还原了竹的自然形态,又避免了真竹易腐的缺陷。体现了岭南建筑对气候科学的智慧应用。”风景园林设计高级工程师许哲瑶蹲身指点青少年观察入口景门细节并展开生态科普,“庭院四周种植的黄金间碧竹和佛肚竹,其叶片蒸腾作用可增加周边的空气湿度,形成舒适的微气候。”

         参观后开展“我为兰圃献一策”环节,青少年们根据刚刚的参观记忆,分组绘制芳华园的平面图,并根据自己的体验为芳华园的改造提出了建议,如增加洗手钵,在出口处增加公共卫生间等。

         在“四季芳华”模型制作中,初中生李同学通过分层拼贴植物模块,理解了“主景树、配景树、地被层”的立体生态结构。这种配置不仅符合美学构图,更能通过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段差异,提高群落光能利用率。李同学一边拼接模型一边感慨:“原来每一块砖瓦、每一道雕花都藏着故事和巧思,这比课本上的知识生动多了!”通过亲手搭建,参与者不仅掌握了园林建筑的结构知识,更理解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科学适配关系。

         在扇面书画体验区,墨香与兰草芬芳交融,青少年们以彩铅描摹船舫和方亭,并用科学绘画的形式呈现“生物与园林的互动关系”,最后亲笔题下“四季芳华”等书法小品,将园林生态学知识、园林美学转化为可触摸的文化记忆。

         广州市人民公园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芳华园作为改革开放后首个走出国门的中国园林,其‘国际金奖基因’与‘岭南文化根脉’正是科普教育的鲜活教材。接下来,我们将把现场导赏扩展为持续的生态学习之旅。”

         “当得知这座园林是中国设计师在海外获金奖的中国园林时,孩子们眼中都闪着光。”普爱社工服务站领队回忆。许哲瑶强调:“芳华园的价值不仅在于造园技艺,更在于它证明了中国传统园林美学具有跨越文化的感染力,它蕴藏的科学逻辑诠释了‘ 天人合一’理念。”

多方联动聚力播种科学种子精准关爱暖童心

         夏日的阳光满园,20组亲子家庭在广州市越秀区新业态职工之家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自然探索之旅。

         作为越秀区“护苗成长”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街道,珠光街目前共有104名困境儿童,其中6岁至18岁学龄期儿童占比超80%,困难家庭儿童约占65%,自身残疾儿童约占35%。这些孩子在价值观塑造、家庭互动、资源获取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迫切需求。

         为此,“公园里的四季·小手种希望”园艺疗愈课程联动三级科协组织、公园、社会组织及社区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精准对接困境儿童成长需求。通过定制化的园艺疗愈课程,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了探索自然科学的窗口,更在亲子互动中强化家庭支持力,助力困境儿童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与自我价值感,让“护苗成长”的关爱网络更加紧密。

         “原来我们爱吃的番茄,是从南美丛林‘旅行’到餐桌的呀!”在活动现场,孩子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在科普课程环节中,华南农业大学副研究员郝彦伟博士通过生动形象的PPT,为孩子们展开了一幅关于番茄的科学画卷。

         从植物学与园艺学的双重分类角度,孩子们认识了樱桃番茄、牛排番茄等不同品种的独特之处;跟随番茄穿越千年的传奇故事,了解到这种曾被视为“有毒植物”的果实如何一步步成为餐桌上的常客;通过细致讲解番茄的根、茎、叶、花、果构造,孩子们直观理解了植物生长的奥秘,科学的种子在心中悄然萌芽。

         在实践环节中,孩子们化身“小园丁”,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体验番茄种植的乐趣。活动特别设计了“直播”与“移栽”两种方式:移栽幼苗时,孩子们轻轻梳理番茄的根系,在呵护中理解植物根系的再生特性;播种种子时,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希望的种子埋入土壤,期待生命萌芽的惊喜。

         “看,这是我种的番茄!”一位孩子举着自己的花盆,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在亲手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体验了生命成长的奇妙,更在自然疗愈中获得了成就感与情绪安抚。家长们也表示,这样的亲子互动让家庭氛围更加融洽,“平时很少有机会和孩子一起做这样的事,看着他专注的样子,特别欣慰。” 

         “公园里的四季”科普活动融入“百千万工程”战略布局,以越秀老城区为载体,构建科普为桥,自然为媒“科普+生态+教育”的科普教育体系,让生态价值转化为新质生产价值,进一步激发“老城市新活力”。通过生态环境教育促进城区融合,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以科普助力“百千万工程”。未来,主办方将持续联动多方资源,推出更多贴合儿童需求的科普活动,让科学的光芒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让希望的种子在更多心灵中生根发芽。

 
 

主办单位:广州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  热线电话: 020-83724895、18925186204  协会地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丰乐北路398号北附楼318室
如发现侵权违规问题请发邮件至gzwkjxh@163.com或在线留言联系删除。  Design by Laikey code by Limpie

粤ICP备2020129690号

 

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1392号